《反設計》定義:真正好的設計,是看不見設計,或根本沒有設計、不必設計的設計。

“反設計”運動源起於1960年代後半期,運動核心地區為義大利。它緣起於對1950年代與1960年代前半期消費主義的一種反叛;由於現代主義對於「好的設計」的看法,促成了平價產品的大量出現與消費的蓬勃發展,設計變成是一種創造虛假消費需求以及增加商品銷售量的手段,而不再是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如此富有理想性的工具,另一方面,現代主義漠視產品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,而強調一種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單一審美觀。

源由如此,在1960年代後半期,由蘇特薩斯領軍,開始重新定義義大利的設計,與更新義大利設計在文化與政治方面的運作規則;設計師對所謂好的品味(Good Taste)進行反叛,並採用比例和造型的扭曲,大膽的色彩,視覺上的戲謔等手法,以及擷取自當代藝術運動的影響,如:普普運動(Julier, 1993),設計出許多新的作品。

從六十年代起,資本主義世界進入了富裕且充滿樂觀主義的時代,正統的現代主義卻也開始受到挑戰,設計進入注重「社會多元化」的消費文明階段,因而引導了一段由義大利發動的「radical design」和「anti-design」為先鋒,多元而豐富的反叛思潮,這正是所謂的「後現代主義」。

而對現代設計教育與工業設計最具體而直接的影響,無疑的是Walter Groupius在德國創立的包浩斯(Bauhaus)設計學校(1919-1933)。其在機械化生產時代中,探索現代設計的方向,結合藝術的觀念,並以系統化、簡單化和標準化來達到大量生產,最終因其國際化理念不容於當時納粹政體而關閉。

Bauhaus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結構,其課程包括基礎材料使用、造形原理、色彩計畫與應用、設計理論與美學概念;重點在於了解產品的整體設計、製造過程與材料的運用。整體而言,Bauhaus對於現代設計及設計教育,有歷史性的貢獻與影響。


“反設計”的設計特點:

1.對傳統設計規則提出質疑,並創造出新奇、獨特的設計手法。

2.單純的色彩搭配

3.設計上取用的象徵意義超乎傳統的範疇,而有創新之舉。

日本〝山多利〞威士忌酒(SUNTORY WHISKY),以美國大峽谷為故事場景的一支傑出CF上說:「此地無英雄」那麼樣的豪邁!乾淨俐落,看似沒有設計的設計,必須是想得透的大設計者,才有這樣的巨匠手筆。

時代進入數位時代,平民化並不意味著要庸俗化,而是更要貼近人性化的「人間性」。這是麥克魯漢(McLuhan, 1960)預言的「人人都是出版者」時代。他並未預言,這是個合該庸俗的時代,雖然他說過「去中心化」(decentralization) 理念;Wu認為:這是否也更可以會是「多元」「優雅」的時代。

物極必反。“創造”本身就是一種「破壞」性的思考活動,深層上更隱含著對傳統的反叛。設計的思維,與《窮萬物於始生之處,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》有近似之處。
「反設計」思維,是優秀設計工作者必要的訓練,是種設計哲學的思維習慣。

時代進入數位時代,平民化並不意味著要庸俗化,而是更要貼近人性化的「人間性」。這是麥克魯漢(McLuhan, 1960)預言的「人人都是出版者」時代。他並未預言,這是個合該庸俗的時代,雖然他說過「去中心化」(decentralization) 理念;

 

參考網站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005011802842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Vc8PrHCQAhZRgiHOdg5gxUm8/article?mid=81

http://www.yuntech.edu.tw/~yangyf/ff/gra037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xs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